桂城督导培育 发表于 2012-7-13 11:00

放宽开“闸”服务新莞人社工组织境遇冰火两重天


[*]
[*]目前,人手不足、资助不多以及场地受限是许多社工组织面临的最大困境


http://www.ycwb.com/ePaper/ycwbdfb/res/1/1081/2012-07/13/DA22/res05_attpic_brief.jpg


[*]
[*]羊城晚报讯 记者秦小辉报道:一直以来,受于条件所限,东莞社工组织服务较难惠及广大新莞人。今年东莞社工组织条件放宽,“开闸”服务新莞人,然而事实上,目前东莞社工事业在人手、资金、场地等方面仍在“囧途”,不同镇街的社工组织遭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境遇。

  新莞人“不知道”是主因

  今年年初,东莞石龙社工爱青服务中心开始筹建“爱青助学团队”,对石龙镇内的贫困生每学期资助500-1000元。与以前不同的是,这一次首次面向新莞人子女开放。

  然而,该中心督导助理袁美芝介绍,由于服务委托方是当地政府,所以在第一批的19名贫困生中,绝大部分是政府推荐的。袁美芝说,而这19名政府推荐名单中,几乎“青一色”石龙本地人。

  对此,袁美芝分析说,主要还是因为新莞人不知道此事。东莞星扬社会工作服务社总监罗睿杰也表示,此前,由于中心资金欠缺,不敢轻易向新莞人开放。尽管如此,袁美芝表示,“我们也从来不拒绝新莞人子女的求助。”

  得益于创办早和政府支持

  与石龙社工中心相比,东莞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自2008年创办至今,已有会员近3000人,每天接受服务的孩子就有数百人。隔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总监刘建介绍,以前来中心接受服务的孩子几乎都是新莞人,现在也有一些本地人孩子加入,但新莞人孩子还是占了80%以上。

  为什么会吸引到这么多新莞人子女,刘建认为,一个是因为创办比较早,得到了社会认可;另一个是创办之初,中心就确立了服务外来工及其子女的导向。当然,刘建也表示,中心能有今天,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。据其称,目前,横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80%的经费来源于当地政府。

  困境:人手、资金、场地待解决

  昨日,记者采访多家社工组织发现,目前,人手不足、资助不多以及场地受限最大的迥境。袁美芝表示,她所在的中心现有专业社工3名,社工助理2名,远远不够。为此,据袁美实介绍,中心也想尽办法发动成立“爱青助学”志愿服务团队。“但助学志愿者需要参加培训,落户探访,需要持续去做,很少有志愿者能像社工一样有这么多时间和兴趣去做。”据刘建估计,按照每1000人里面有5个社工的标准来算,东莞社工缺口至少达3000多名。

  其次,现在社会捐助氛围普遍不浓。袁美芝说,中心资助活动筹集企业、个人的捐款仅30000元,如果让贫困新莞人子女享受到这一资助,这肯定是杯水车薪的。刘建也表示,他们现在的资金非常局促,连政府优惠给他们的每月8000元的场租,他们都难以承担。
[*]
[*]本文来源:http://www.ycwb.com/ePaper/ycwbdfb/html/2012-07/13/content_1437798.htm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放宽开“闸”服务新莞人社工组织境遇冰火两重天